当前位置:首页>传统文化 > 我读论语雍也篇
传统文化
我读论语雍也篇
当前位置:首页> 传统文化 > 我读论语雍也篇 >详情

我读雍也第16“拼口才”“拼颜值”的选人用人风气要不得

时间:2019年04月09日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我读雍也第十六

  原文: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我读:“拼口才”“拼颜值”的选人用人风气要不得

  祝鮀,字子鱼,卫国大夫,有口才,以能言善辩受到卫灵公重用,专门管理宗庙和国家祭祀等“国之大事”。宋朝,名朝,卫国大夫,是宋国的世家公子,因长相英俊而闻名。宋朝既受到卫灵公的宠幸,又与卫灵公嫡母襄夫人宣姜和夫人南子有染。后来他和齐豹、北宫喜、褚师圃一同作乱,把灵公赶出卫国。灵公复国后,宋朝逃亡到晋国。不过,鲁定公十四年秋,灵公因为南子思念宋朝的缘故,再次把他召了回来。这事成了当时的新闻事件,时人非议颇多。由此足见卫灵公的昏聩无能以及卫国后宫之乱。

  我们知道,孔子周游列国,居卫国的时间最长,因而与上面所提到的这些人物有或多或少的接触,尤其是与南子相见一事更成了儒学历史的一桩公案(相关章节再述),所以,夫子是言是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的,如果不了解这些历史背景,就很难理解夫子之言的意蕴所指。因为,许多释家包括南怀瑾先生皆认为“祝鮀之佞”与“宋朝之美”是互为条件的,或缺其一便难以避灾免祸于世,换言之,按照他们的释读,本章的意思是:要想在社会上混得如鱼得水,不仅要长得帅,而且要口才好。其实,我认为,这种释读有拘泥于文字之嫌,并不符合夫子的原意。夫子的意思是:春秋时代成了一个“拼口才”“拼颜值”的时代,其中卫国的表现尤其突出,像祝鮀、宋朝这样的人居然在卫国大行其道,甚至发展到影响朝政的地步,而生于这样的时代,居然不得不要与这些人找交道,真是叫人情何以堪!以此而观今日之世风,夫子之叹真是言犹在耳啊!

  从文本上下文联系的角度看,澹台灭明的公正自重、孟之反的宽厚谦虚与祝鮀的夸夸其谈、宋朝的寡廉鲜耻恰恰形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足见春秋之世选人用人风气已陷入越来越坏的境地而难以自拔。


分享:0
版权所有@湖南工业大学    湘ICP备13010630号 - 湘教QS4_201211_0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