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传统文化 > 我读论语为政篇
传统文化
我读论语为政篇
当前位置:首页> 传统文化 > 我读论语为政篇 >详情

我读为政第16牢牢占据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时间:2019年04月09日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我读为政第十六

  原文: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我读:牢牢占据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前章孔子从认识论的角度讲学、思间关系,很具有辩证法的色彩,其主旨还是突出学习本身的重要性,但是,讲学习问题仅讲这一点是不够的,因为,一个人爱学习固然是好事,但如果不学好的东西,专爱学坏的或不好的东西,那就不如不学。所以,学习很要,学习什么更重要。本章孔子讲:“攻乎异端”,就是指那些爱花精力去研习非正道思想学说的人,结果当然会害人害己。

  问题是:何谓“异端”呢?我们知道,孔子之世,正是中国历史上诸子峰起、百家争鸣的时代,儒、道、墨等并为当时显学,都有大批的粉丝(包括学者和为政者),皆视自己所倡之道为正道,从而也就皆视他者为异端。当然,儒家对于自己思想的合法性辩护有它独特的资源优势,这就是儒家自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先王之道”的真正继承人,孔子说自己一生就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第一),其主要思想来源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中庸》),其主要的政治活动也是围绕着恢复周礼而展开。从这一点来讲,儒家讲自己是道统的继承人确有历史根据。但是,儒家这种道统合法性辩护却在现实的政治实践中遭遇到了无情地批驳,孔子自己周游列国十四年,干七十余君,却落得个“丧家犬”的下场,而春秋战国时期的“王霸之辨”也是以霸道的胜出而告终。这一事实似乎足以解释人们对孔子视为之“异端”的偏好。另外,据南怀瑾先生解释:“什么叫‘异端’呢?这在文字上解释非常简单。“端”就是两头,尖端,两边的头,或多边的头谓之“端”。“异端”是走极端偏向的路线,不走中道的。不但不走中道,而且还标新立异,特别从事怪异的思想。关于这一点我们如果用现代的思想问题和心理学来研究,也可以说一般的人,大都是喜欢异端的,每个人都有爱好标新立异的天性。”(《论语别裁》)可见,“异端”的市场还可获得心理学的支撑。

  当然,孔子关于“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的思想还是极有价值的,且这种价值只有放在“为政”这一文本视域下方可呈现。因为,在政治的上层建筑领域中,思想意识形态工作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如果没有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没有确立具有导向性的主流价值观,其后果必定会天下大乱。王夫之说:如果一个社会异端邪说盛行,“其为世道人心之害,甚烈也,亦甚速也。”(《四书训义》卷六)所以,孔子讲这句话,虽然是基于道统继承者的身份认同,但其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强调却具有普世的政治学价值,从某种意义上,孔子是言,可能正是因为他对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与诸侯争霸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一种深刻的理性认知,这一点亦可从孔子诛少正卯一事中得到佐证,因为孔子诛少正卯的理由之一便是“言谈足饰邪营众”(《荀子·宥坐》)。

  当今社会,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正面临着多元文化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如何在充分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维系国家与社会的稳定发展,我以为,孔子斯言,乃警钟之言也。


分享:0
版权所有@湖南工业大学    湘ICP备13010630号 - 湘教QS4_201211_020005